建德苞茶是什么茶?
建德苞茶,又名严州苞茶,为一种兰花型细嫩半烘炒绿茶。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(古称严州)梅城、三都一带山岭峡谷中,多次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名茶,并获浙江省名茶证书。
建德苞茶始刨于1870年,制法源于四川蒙顶茶和安徽黄芽茶,原属黄荼。其品质特征为芽叶成朵带叶柄与鱼叶,鱼叶呈金黄色,叶柄蒂头呈微红色,外形黄绿完整,短而壮实,内质香气清高,叶底绿中呈黄,茶汤清澈明亮,以外形独特,品质优异、香气清幽而著称。
2008年5月,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建德苞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 2018年12月,浙江建德苞茶获评农产品气候品质类国家气候标志。
建德苞茶创制于1870年,原产于建德三都小里埠、梅城东关一带,已有悠久的发展历史。唐陆羽的《茶经》中对建德的茶叶已有记述。宋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时,曾以“轻雷何好事,惊起雨前芽”的诗句,来描写茶山的景色。
明清时期,古严州四方商贾云集,江面商船、花船或航或泊,岸上茶楼酒肆林立。是时,皖南的黄山毛峰尽管茶价很贵,但仍然十分畅销,因此货源供不应求。精明的茶商就在三都小里埠仿制黄山毛峰,所仿之茶别具特色,芽叶连柄带蒂,形似含苞待放的兰花,但与黄山毛峰形质有别,故其名曰“小里苞茶”。此茶芽叶完整壮实,芽毫显露并带有金黄鱼叶,冲泡后形似含苞待放的兰花,芳香四溢,一经问世便声名远播,销量倍增,生产规模迅速扩大。商人们感到“小里”名气太小,便在“苞茶”前冠以“严州”二字,更名为“严州苞茶”。
“严州苞茶”盛产期在清末到抗战前夕,年产量达20吨,销往杭州、上海、南京等地。90多年前,转销到原苏联和南洋等地。抗战以后,茶市萧条,产量锐减。建国后,茶叶生产得到复苏,苞茶的产量有所恢复,之后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,产量又逐年下降,至20世纪70年代几乎绝迹。
20世纪80年代,建德市对苞茶进行恢复创新,并改名为“建德苞茶”。经恢复创新后的建德苞茶,除在原产地三江两岸发展外,还向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的大洲、罗村等高山茶区延伸,1995年,建德苞茶的采摘面积达200多公顷。创新后的建德苞茶,具有外形肥壮、色泽嫩绿、口味鲜醇回甘、汤色嫩绿明亮等特色,并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一类名茶。
产地分布
建德苞茶产区位于北纬29°13'——29°46',东经118°54'——119°45'之间。地质构造属钱塘江凹槽带,属天目山、千里岗和龙门山系,地势呈东北向西南走向。北部和西部山势陡峻,相对高差达400——600米。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30 米——500米之间的山区、半山区。
生长环境
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性气候,气温相对均衡,冬暧夏凉;雨量充沛,年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,雨日160天,年内分布均匀。在茶树生长旺期的3月至7月,雨水较多,日夜温差较大。年均相对湿度为78%,茶园四周四季湿润,年平均气温17℃,平均总积温6180℃左右,无霜期260天,年均日照时数1940小时,日照百分率44%。
茶园土壤多属红黄壤及其变种,以石砂土、红壤土、红黄壤土、黄壤、黄泥沙土等为主。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,pH值4.5——6.5。
建德苞茶外形黄绿完整,短而壮实,茶叶上有一层细细的茸毛;内质香气清高;叶底绿中呈黄,茶汤清澈明亮。冲泡时由于重心远离芽尖,偏重在基部一端,所以芽尖向上,看起来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兰花,浮沉于清澈明亮的茶汁中,犹如玉笔凌风,十分好看。以外形独特,品质优异、香气清幽而著称。
学习的笔记:菜书的烂笔头 2021-03-07 20:12:59 通过 网页 浏览(824)
共有0条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