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灾难下的9大思维谬误


 

1、信使谬误

 

王小波在《花剌子模信使问题》一文中曾讲过一个故事:

一个叫做“花剌子模”的中亚古国,有一个风俗,凡带来好消息的信使,会得到国王提拨。

你若带来了坏消息,国王会把你当成饲料,去喂自己养的老虎。

那国王蠢吧?

他以为除掉传递坏消息的人,就可以避免坏事的发生。

这不就是一种掩耳盗铃吗?

然而,多数人都是那个愚蠢的国王,你不信?

请看下面两个词:

香蕉,呕吐物。

相信你看完后,对香蕉不会有什么好印象了。

因为“香蕉”和“呕吐物”暂时发生了联系,就算你喜欢吃香蕉,这会儿,你也可能会厌恶。

这是行为学家、诺奖得主卡尼曼做的一个实验,只为了说明人的“非理性”。

卡尼曼认为:人类的认知,主要靠联想构建,当你和不好的东西沾边时,你也会被视为坏东西。

所以,为什么“不解决问题,只解决提出问题的人”这种现象时有发生,因为,这个人就是问题的一部分。

这就是信使谬误,无论你人微言轻,还是身处庙堂之高,这都是难以逃避的坑。

倘若,疫情早期,有关人士,不把那8名“吹哨人”简单的定义为“坏信使”,而是“兼听则明”,也许现在的状况,会是另外一个局面。

“信使谬误”如果在一个组织里蔓延,结局将是可怕的,因为所有的坏消息都将被截断,只有好消息才能向上传递。

高层只会得到一张扭曲的全景图,从而导致决策的滞后与失真,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。

所以,当福布斯记者询问巴菲特的管理秘诀时,他只说了一点:

我要求手下所有的执行官,不要告诉我好消息,只说坏消息,而且要直截了当。

这句话,也许就是信使谬误最好的解药。

 

2、过度补偿谬误

 

你洗澡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?

花洒水有点冷,你想调热,可是往往会调节过度,水会变得很烫,于是你调回来,结果又变得很凉……

几次下来,水温才会刚刚好。

著名的管理学家,彼得·圣吉,称这种情况叫做:过度补偿。

他在《第5项修炼》中提到这个理论,大概意思是:

在一个系统中,动作和反馈有时间差,让你觉得付出的动作没有回报,于是更大的付出,最后发现用力过猛,导致更多的悲剧。

如果你是一名职场人,应该能理解这种说法。

很多企业,总在利润和规模之间游走,发现业务上不去,便开始砸费用,全然不顾利润,没多久业务上去了,可是利润下来了。

于是,管理者又开始缩减费用,全然不顾业务……

折腾来折腾去,最后让整个组织元气大伤。

“过度补偿谬误”如果出现在一个社会中,那也是相当可怕的。

就说这次疫情,前期是“信使谬误”,到了后期就变成了“过度补偿谬误”,出现了各种用力过猛的奇葩事。

个别事件网上有,咱们不说了,说个普遍点的:消毒水滥用。

疫情间,我所在办公楼被封锁,一个人都进不去,然而,管理处却每天要对空无一人的大楼喷洒消毒水3次。

有人在群里质疑了这种做法,却被管理处领导教育,说:防疫是头等大事,任何人不得有意见!

当然,浪费一点消毒水,倒也没什么。

可是消毒水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,这种物质能致癌,也可导致胎儿畸形,天天接触肯定不是好事。

有一些小区,竟然引进“种猪消毒”装置,直接喷洒到人身上。

相信这些业主,肯定不能有意见,否则你回不了家啊,毕竟,防疫是头等大事。

可是,咱们能不能在 “防疫”前面加上“科学”两个字,权衡一下利弊,怎样的频度、剂量、方式更适合。

防疫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保证民众的健康吗?

咱们可别本末倒置,总在“过度补偿”中一错再错。

 

3、行动谬误

 

以色列学者巴尔·艾利, 做过一个统计研究:

他统计了大量的足球点球案例,发现射向球门的足球,有1/3的概率是球门正中间。

也就是说,守门员站在中间,便有1/3的机会挡住点球,但是几乎没有守门员这么做。

因为在人的潜意识中,什么都不做是一件很傻的事情。

因此,即使毫无用处,人也会采取行动。

这就是“行动谬误”,是人的一种本能表现。

当我们的原始人祖先在草原狩猎时,但凡遇到风吹草动,第一反应就是行动——拔腿就跑,而不是静静的思考,判断形势。

这种谬误,在疫情中也屡屡呈现。

当听说双黄连可以抑制病毒时,很多人急急忙忙去排队购买。

他们没有思考一下,在人群中被传染的危险,远远大于买到双黄连的好处。

新京报报道,郑州一位女子,曾排队去买双黄连,10天后身体不适,被确认为新型肺炎。

而她除了那次排队,所有时间都没有和外界接触过,因此排队中被感染,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
犯这种错的不仅仅是平头老百姓,企业家精英也没幸免。

杭州一家企业,疫情停工,业绩下滑严重,老板不甘心,召集30个骨干开会,商讨对策,结果一场会下来,11人感染。员工们被强制隔离,老板也受到处罚。

唉,这老板也是,疫情如刀,他竟反手取刃,终究害人害己。

现实中,行动谬误和我们如影随形。

一位母亲,遇到青春期叛逆的子女,非要强行管教,往往以悲剧收场。

其实,她自己也有那段岁月,知道时间会治愈这种反叛,然而,就是忍不住要出手。

一个老股民,当然懂得长期持有股票才能获利最大。

他们也知道频繁交易,不但会错过良机,交易手续费也会更多,然而,就是忍不住要出手。

“忍不住”似乎是人类的魔咒,就像帕斯卡所说:

人类的全部不幸,就是他们不能安静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。

对照现实,不得不说,老帕,你讲的简直太对了。

 

4、故事谬误

 

请你看一眼下面八个字,能否以最快的速度记住?

河  救  奥   系  特  拯  银 曼

应该有难度吧,让我们重新排列一下顺序。

奥  特 曼  拯  救  银  河  系

这下容易了。

这个小测试说明,故事是我们理解信息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。

关于这一点,已经有无数的研究支持,人类就是靠故事的起承转合来赋予这个世界意义。

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故事化,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,我们不接受没有理由的坏事,我们坚信,坏事的背面一定有个坏人。

这就是阴谋论大行其道的原因。

疫情期间,有长辈在微信亲属群里发了一篇文章,然后愤慨地说:

果然,就是美国佬干的!

我看一下文章,里面说,19年10月份,在武汉举行了军运会,是美国大兵带来一种只传中国人的病毒,然后才会爆发这次疫情。

文中支撑这个观点的重要例证是,美国兵在军运会上表现很差,所以,他们参加军运会是假,放毒是真。

我当即表示,这篇文章全是无中生有的推测,不可信。

然而,长辈却很生气,说我已被美国同化,没有了是非观。

其实稍动脑想想,美方真要做这事儿,何必利用军运会?这也太扎眼了。

况且,美军参加军运会,历来成绩都不好,从成绩不好,推理到投毒,这简直就是编故事啊。

然而,可怕的是,那篇文章点赞数都超过10万,看来真有不少人相信。

直到现在,最权威的科学家都无法确定新冠病毒的来源,数不尽的“民间学者”却编造了各种故事,大众甘之如饴,喊杀喊打,累积仇恨。

说实话,我真不太担心外来的阴谋,我反而担心我们捏造的阴谋,非黑即白的故事,让人们不过大脑,就欣然接受,除了群体反智以外,我们将一无所得。

 

5、英雄谬误

 

小刘,是M市的一名市场监督人员。

他负责某个农批市场,一次巡查时发现,有商贩在买卖野生动物,他及时查处。

老王,是H市的日报主编。

他下面一位记者调查发现,有几个病人得了一种疑似新型传染病,记者拿不准要不要报道。

老王说,揭露真相是我们的责任,当然要报道。报道一出,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,病情也没有蔓延。

郑某,是G市卫生局的一名领导。

他听几个医生私下讨论,G市出现几起未知流行病。

郑某高度重视,向上级汇报,及时介入,防止疫情传播,最终,只有几个人因病入院。

小刘、老王、郑某当然是我虚构出来的人,但是现实中,即使真有这样的人,你也不会在网络、报刊上看到他们的名字。

虽然,他们3个都阻止了一场灾难的发生,但是他们不会被歌颂,不会被奖励。

因为他们不是英雄,他们只是在做自己份内的事。

我们更喜欢的是那种力挽狂澜的英雄:钟南山、李文娟、张文宏、韩红……

他们收获了名誉和赞赏。

英雄固然值得歌颂,但我们也陷入到这样的悖论中:

正因为太多人没有做好平凡人,灾难才会发生,英雄才会层出不穷。

塔纳布在他的经典名著《黑天鹅》里,提到过这个观点:

很多人,帮助我们避免了灾难,却没有留下任何线索。

他们也是英雄,但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,他们也得不到任何奖励。

所以,正是这种“英雄谬误”,让我们敬仰英雄,学习英雄,整天想着做些大事儿,忽视我们本来该做的小事。

殊不知,有时一个小点的坍塌,就是整个网络的沦陷。

而作为一名管理者,无论政企,更要提防“英雄谬误”,防火比救火更有意义,就像德鲁克所说:

好的管理,有预见,静悄悄,平淡淡,不出英雄。

 

6、破窗谬误

 

破窗谬误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常识。

一家商店的橱窗,被打碎了,老板要花300块买玻璃补上,老板觉得很倒霉。

有人说,这是好事儿啊,你想想,这300块给玻璃老板赚了,他可以给工人发工资,工人可以买更多的东西,经济就是这样推动的啊。

如果大家玻璃都不碎,玻璃行业的人不都饿死了吗?所以,这是好事儿。

这种说法猛一听,好像挺有道理,但仔细一想,就会发现问题。

如果玻璃不碎,这300块钱,我可以买面包,可以买衣服,可以投资……

总之,我的选择很多,这些都可以推动经济增长。

而现在,只有一种选择可能,就是买玻璃。

这是一种有限情况下的财富转移,而不是财富增长。

所以,玻璃碎了,看起来是坏事,实际上就是坏事。

也如这次疫情,有很多“民间学者”发话,经济不但不会下滑,还会向好。

为此,他们还列出很多可能崛起的行业:医药行业、电商、线上教育、直播……

这种就是典型的“破窗谬误”,确实有些行业会因为疫情成长,但这是以牺牲更多行业为代价的。

比如:旅游业、住宿、交通、餐饮、线下培训、健身行业、地产、制造业……

几乎所有的实体行业都会受到重创,而很多又是线上行业无法取代的。

你可能会说,管他呢?我只要去向好的行业不就行了?

只能说你太幼稚了,如果多数行业不行,大家都会跻身于向好的行业,竞争变得惨烈,每人分到的羹就会迅速减少,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就会是幸运儿?

所以,大家好,才是真的好,普世的繁荣,才是真的繁荣。

我们当然需要信心,但是我们更要清醒,灾难就是灾难,社会整体不会因此有任何收益。

“杀不死我的,让我强大”虽然挺正能量,但却是一种安慰和错觉,灾难只会消耗你,不会赐予你任何力量。

灾难的唯一积极意义就是,反思并吸取教训,主动躲开那些想要杀死我们的东西,而不是任由它们一次次找上门。

 

7、控制谬误

 

《清单革命》一书曾提出,人类犯错一般就两类:

一是无知之错,二是无能之错。

无知之错的定义是,因为不具备某种知识而犯错。

比如,一开始,医生并不知道新冠病毒传染性这么强,所以被感染。

无能之错的定义是,具有相关知识,但仍然犯错。

比如,疫情早期,湖北红十字会本来可以提供更多的物资给医院,结果医院却弹尽粮绝。

哪种错误更应该提防呢?

当然是无能之错,因为无知之错大多无法避免,无能之错却可以避免。

而且,很多大型灾难都是从无能之错引发的。比如,很多航空事故,并非是驾驶员不懂操作,而是因为过度自信,过高估计自己的控制能力。

所以,无能之错,也被称为控制谬误——

也就是,你以为能够掌控的事情,真到事发时,未必如此。

就像红十字会,很多人说有猫腻,先不说这个,但“控制谬误”的因素一定存在。

我看过一些红十字会的视频,现场纷发物资显得非常混乱。

而且,红十字会在整个运作过程中也是错漏百出。

其官网上的正式说明,日期竟然是错的,写的是“2019年1月31日”。

而他们支付出来账款,也因为“支行”写成“之行”被退回。

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红十字会有多手忙脚乱。

我不信这些小事他们做不好,恰恰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问题,才会陷入这种窘境。

突如其来这么大的应急事件,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机制,没有经常练兵,肯定应付不来。

所以,疫情放大了红十字会的无能之错,将其控制谬误暴露了出来。

其实,最好的解决办法,就是承认自己的无能,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,也许就不会那么糟糕。

正如后来,红十字把仓库给九洲通接管,就是正确的做法。

只是,稍稍晚了一些。

 

8、框架谬误

 

你一定听说过一个段子:

一个人,问神父,祷告时可不可以吸烟?

神父说,当然不行!

那人又说,吸烟时能不能祷告?

神父说,当然可以。

这故事被沦为笑谈,其实却蕴藏着严谨的科学依据。

著名的行为学家,阿莫斯·特沃斯基曾做过一个实验:

假设,有600人得了一种怪病,有生命危险,现在有A、B两个方案,你会怎么选择?

选择A方案,能救200人的性命;

选择B方案,有1/3的可能让600人全部获救,有2/3的可能谁也救不了。

多数人都选A,毕竟我们都偏爱确定性。

阿莫斯·特沃斯基随后换了一种说法,又换了一波人测试。

选择A方案,会死400人;

选择B方案,有1/3的可能零死亡,有2/3的可能600人全部死亡。

这次发生了逆转,几乎所有人都选B。

你看,有意思吧,仅仅因为表达框架的不同,就会让人有截然不同的反应。

此次疫情中,声名鹊起的张文宏医生,在CC讲坛中讲过一个有趣的典故。

他说:

SARS的死亡率是10%,而流感的死亡率是9%,相差不大,可为什么你那么怕SARS,而不觉得流感有多恐怖呢?

一个主要原因是,“流感”这个词的命名,让人容易理解为“流行性感冒”,和感冒挂钩。

其实,“流感”和“感冒”完全是两回事,犹如老虎和爬虫的区别。

你看,对事物的命名,也是表达框架的一部分,会引导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理解。

因此,你应该也能理解,为什么很多公司会花重金,只为一个产品起个好听的名字。

疫情中,还有一个很好的案例可以论证“表达框架”的重要性。

钟南山的弟子,香港微生物学家管轶,在疫情初期曾发表非常悲观的言论,被广大网友吐槽,结果证实管轶的言论还是很靠谱的。

在前期的骂声中,“逃兵”是管轶一个最显眼的标签。

这是因为,在采访中,管轶说:

就连我这种也算“身经百战”的人,都要当逃兵了。

这话一出,让大众愤慨不已,说他关键时刻逃跑。

其实,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,管轶是做医学研究的,不是冲锋一线的医生,所以实验室才是他的主战场。

倘若管轶换种说法:

这次病毒有点特殊,我要赶紧回到我的实验室去研究,争取早日攻克。

也许就是另一种局面了。

别误会,我非常敬佩管轶的直言不讳,我只是感慨大众对表达框架的执着,既然人性如此,还是顺而为之吧。

所以,饭后不要对老公大喊:“唉,你不能收一下碗吗?!”

而是说:“亲爱的,如果你能顺手把碗放到水池里,孩子肯定也会学你。”

相信你们的关系会融洽很多。

 

9、“你咋不去”谬误

 

这个谬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,只是我的临时起意。

“你说小区保安不负责?那你咋不去做个负责的保安?”

“你说快餐不好吃?那你咋不去快餐店做厨师?”

“你说老师教的不好?那你咋不去做个好老师?”

如此类比,你大概就知道这种说法的荒诞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域,做好自己的事,是第一要务。

如果大家都这样,很多悲剧就不会上演。

与此同时,每个人的本职工作当然还要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,这样才能有一个良性的发展。

以上,就是针对这次疫情联想到的9个谬误。

不希望给大家一种站在制高点说教的感觉,因为这些谬误人人会犯,它们是人之本性,与身份学历职位毫无关系。

就像作家刘瑜所说:

我们唯一的平等就是无知。

我却想补充一句:

视而不见和勇于面对,是人与人最大的差别。

 

参考材料:

[1].《花剌子模信使问题》——王小波

[2].《SARA专家管轶:这次我害怕了》——财新网

[3].《病毒猎手张文宏:让流感病毒不再肆虐》——CC讲坛

[[4].《第五项修炼》——彼得·圣吉

[5].《黑天鹅》——尼古拉斯·塔勒布

[6].《思考,快与慢》——丹尼尔·卡尼曼

[7].《清醒思考的艺术》——罗尔夫·多贝里

[8].《错误的行为》——理查德·泰勒

[9].《清单革命》——阿图•葛文德

[10].《一课经济学》——亨利·黑兹利特

微录很喜欢这篇文章,因此摘录保存,文章转载自公众号:良叔叮叮(ID:liangshusdingding),版权归原作者 良叔 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学习的笔记:菜书的烂笔头 2020-03-06 18:23:24 通过 网页 浏览(1071)

共有0条评论!

发表评论

更换一道题!